摘要:蓬溪县城往西十五公里左右的明月镇高洞村,山形隽秀,水势回环。高洞村有座寺庙叫高洞庙,又名高洞丰泽庙,高洞尼众禅院,葱郁碧绿间,翘檐丹柱隐隐若现,钟磬梵音悠扬于耳。寺前匾额上镌刻三个大字:高洞庙。高洞庙始建于唐,宋崇宁年间,徽宗赐名“丰泽”。...
蓬溪县城往西十五公里左右的明月镇高洞村,山形隽秀,水势回环。高洞村有座寺庙叫高洞庙,又名高洞丰泽庙,高洞尼众禅院,葱郁碧绿间,翘檐丹柱隐隐若现,钟磬梵音悠扬于耳。寺前匾额上镌刻三个大字:高洞庙。高洞庙始建于唐,宋崇宁年间,徽宗赐名“丰泽”。
一座偏僻小庙,如何能引来帝王的关注?“北宋蓬溪李洪,灾年捐资,救活十万家人,县人建丰泽庙以祭祀。”《四川通史》里有一段简略的文字记载。
李洪,保宁锦屏(今四川阆中)人,“年未弱冠而天姿雅俊,阴阳历数无不周知”,是闻名当地的神童天才。成年后,李洪不仅品行端正、行为纯善,而且才思敏捷、学识渊博,任小溪(今遂宁市船山区)令间惠政良多,获得满县赞誉。卸任归隐后,李洪举家定居蓬溪县高洞环滩,耕读吟咏,享田园之乐。
相传,蓬溪有一年遭遇大旱。从春到夏,数月未见滴雨,庄稼绝收,河塘干涸,民不聊生。李洪将多年积蓄尽数捐出,购粮买米,大锅煮粥,倾其所有,救济灾民。李洪的善行迅速传遍全县,各地灾民云集而至,每日等候周济者数以千计。在长达数月的救济中,李洪家私耗尽,救活灾民十万家。
李洪去世后,百姓感其恩德,自发捐资出力于环滩前建起了这座高洞庙,祭祀人们心中的“李神君”。闻得李洪善行,宋徽宗深为感动,亲笔为庙赐号“丰泽”。至南宋理宗宝祐年间,累封至王爵。
而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李洪已被神化为专司风雷云雨之职的“神龙”。在高洞庙南侧岩壁上,镂刻的高浮雕蟠龙和阴刻“神”字至今尚存,二者合为“神龙”之意。
高洞庙前厅建于两米高的台基上,为单檐式木构建筑,内部高大空旷;正殿为单檐歇山式顶,形态雄伟壮观。庙内藏有清乾隆三十二年、咸丰年间记事石碑三块,光绪十年木刻一块,清代水墨花鸟壁画三幅等诸多文物。高洞庙也因此名声大振,香火鼎盛,虽历经兵燹千年不衰。
记者 王若晔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