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百名记者进百村|走进蓬溪县赤城镇紫槽村相关新闻

2022-09-23 00:17:08 1977

摘要:来源:遂宁日报-遂宁新闻网2021年1月5日《遂宁日报》03版蓬溪县赤城镇紫槽村打破发展瓶颈做强农业产业花椒产业聚合力安居乐业日子甜村名片蓬溪县赤城镇紫槽村位于赤城镇东部,曾因缺乏主导产业、基础设施落后而被列为省定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后...

来源:遂宁日报-遂宁新闻网

2021年1月5日《遂宁日报》03版

蓬溪县赤城镇紫槽村打破发展瓶颈做强农业产业

花椒产业聚合力安居乐业日子甜

村名片

蓬溪县赤城镇紫槽村位于赤城镇东部,曾因缺乏主导产业、基础设施落后而被列为省定贫困村。

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后,紫槽村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紫槽村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2018年底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大事记

●2018年初,紫槽村流转100余亩土地,引进业主种植佛手、紫苏等中药材。

●2018年,紫槽村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贫困户入住新房。

●2018年,紫槽村实现全面脱贫。

●2020年,紫槽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万元。

蓬溪县远宏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李佳雯/摄

脱贫致富经

深入赤城镇东部,道路愈加蜿蜒。经过下东场镇约4公里便是蓬溪县赤城镇紫槽村,这里曾经是缺乏主导产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自然条件恶劣的贫困村,却在2018年底脱贫摘帽。

“秘诀”何在?近日,记者走进这个小山村,一探究竟。

基建先行 打破发展瓶颈

从2013年起就在这个岗位的李海清亲历了紫槽村的嬗变。

回忆起村里曾经的场景,村书记李海清很是感慨:“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村道断头路多,没硬化的组道路让村民出行都很难,增收更是困难。”

制约紫槽村发展的还有年久失修的山坪塘、渠道、蓄水池、提灌设施,人畜饮水无法保证,灌溉用水不足更是让产业在村里“扎不下根”。

打破瓶颈才能发展,建强基础设施成为紫槽村脱贫攻坚的第一步。

“积极开展道路交通保障扶贫,村通硬化路6公里左右,除3组以外实现入村道路全覆盖,目前正在争取3组3.5公里硬化水泥路的项目资金。”李海清告诉记者。

沿着紫槽村的产业路一路前行,路旁山坪塘、渠道、蓄水池已经修整一新。村民们家里实现通水,水质达安全饮用水标准。灌溉用水浇灌树苗,也浇灌出村民们奔康的希望。

产业支撑 贫困户干劲十足

2020年12月18日一早,蓬溪县远宏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远明便来到花椒基地查看花椒长势。“1个月之前把今年收的花椒全部卖完了,虽然活路没那么多了,但是管护还是要跟上。”

将花椒产业引进紫槽村的正是杜远明。2017年8月,远宏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200亩青花椒基地成为村民们脱贫致富的“试验田”,50余户贫困户在基地里务工,每个人月均务工收入达1000多元。

产业发展带动了扶贫车间的建设,村民们不仅可以在花椒基地干活,还能在扶贫车间务工。“平时主要是在车间做搬运工作,做活路的时候每天都有几十元收入,离家又近,干劲特别足。”已脱贫的曾广才告诉记者。

“村里主导产业是青花椒,现在已经达到500亩左右。”李海清介绍,除了花椒产业,村里还发展中药材种植和养殖业,产业丰富,发展势头旺盛,不仅让该村在2018年脱贫摘帽,让贫困户增收致富,也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2019年、2020年,紫槽村村集体经济收入都达到7万元。

双管齐下 精准帮扶奔小康

在紫槽村第一书记陈全眼里,村子的村容村貌变化十分明显——交通条件好转,美丽整洁的民居随处可见,小汽车欢快奔腾,村民安居乐业。

“产业要发展,脱贫攻坚扎实推进,主要得力于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村民的积极配合。”陈全告诉记者,保证“脱真贫、真脱贫”,紫槽村立足于精准识别、精准统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合上级部门的政策,针对不同致贫原因的贫困人口,进行精准帮扶,认真制定、实施脱贫规划,全方位多部门整合部署脱贫力量。

根据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家庭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让每一户的帮扶措施能够顺利实施、尽快见效。“44岁的村民周兵就是缺资金缺技术,生活贫困,我们考虑到他有一定劳动力,就积极与他沟通,让他去学习相关技术技能,外出务工,最终他的收入大大提高。”陈全告诉记者,这样的例子,在紫槽村还有很多。

除了面对面、点对点的交流外,农民夜校、文化活动也不断浸润着紫槽村村民的心田。“总之,我们不仅要做到‘真’‘准’‘稳’三个方面的工作,还要做到‘多走’‘多做’‘多沟通’。”李海清说:“一定要让大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紫槽村成片的花椒产业基地。李佳雯/摄

返乡创业记

花椒产业带头人杜远明

把花椒树变为“摇钱树”

紫槽村的主导产业是青花椒,帮紫槽村引进花椒产业的是蓬溪人杜远明。

55岁的杜远明是蓬溪县板桥村人,19岁便外出打工。经过半辈子的打拼积累,杜远明在重庆大渡口有了自己的工厂。厂房周围是数百亩的花椒树,他与花椒便结缘于此。

最初,杜远明在江津流转了几百亩土地种植花椒树,发现花椒收益不错,又能增加农户收入,他决定把花椒产业带回老家蓬溪。“我的初衷就是想帮老家的百姓增加收入。人到了一定年龄就想回家,都有落叶归根的情结。”杜远明诚恳地说。

2017年,杜远明把重庆的工厂全权交给儿子打理,自己则回到蓬溪发展花椒产业。第一年,他投入一百多万元,流转土地206亩,全部种植上花椒树。

当年,因为花椒价格行情好,有不少本地和外地人都找杜远明打听花椒种植行情。一心想帮家乡发展青花椒产业的杜远明将当中的外地人都介绍到了蓬溪,并成立蓬溪县远宏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专业合作社发展青花椒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杜远明种植的青花椒规模近8000亩,不少当地人到这些花椒产业基地里打工,其中一半左右是贫困户。“我那工厂和200多亩的花椒基地每年的人工支出就达30多万元。”杜远明说。

为了发展花椒产业,他不仅全身心投入到花椒产业发展上,还把自家重庆厂房挣的钱贴补到花椒产业上,先后投入三百多万元,建厂房、建冻库,尝试发展品牌,建立从单纯的花椒种植到精深加工的产业链,通过多元化发展,让更多的人增收致富。

儿子几次三番让他把花椒种植产业移交给别人,让他回重庆带带孙子,享享福。但固执的杜远明不肯离开,他相信花椒树是村民脱贫致富的希望,坚信只要发展好了花椒产业链,创建起了花椒品牌,花椒树也能变为村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驻村帮扶记

驻村帮扶干部陈全

用心用情让村民日子过得更好

2019年5月,蓬溪县财政局工作人员陈全被派任为赤城镇紫槽村驻村第一书记,成为一名驻村帮扶干部。

经过发展产业,村民收入逐年增长,2018年年底,紫槽村退出贫困村序列,正式摘掉“贫困村”的帽子。“紫槽村虽然脱贫了,但是怎样才能让村民的收入不减、才能稳得住、才能持续发展?”这是陈全思考的重要问题。

从派驻那天起,为了尽快摸清村里的基本情况,陈全放弃周末休假,一头扎在村子里,挨家挨户地与村民拉家常,了解基本情况。花了近1个月的时间,陈全走访完紫槽村的每一户村民,并对贫困户的基本信息进行了逐一核对。在走访中,陈全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想发展产业”。

陈全作为一名财政工作者,对于发展农业产业来说,他是“门外汉”。为了能尽快从“门外汉”变成“门内汉”,他一有时间就和村里的其他帮扶干部一起带着有意愿发展产业的村民到县内其他乡镇学习。

一年来,在陈全的带领下,紫槽村引进企业成立紫乐专业种植合作社,发展青花椒130亩,帮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人均增收365元;引进盛吉辉养殖公司发展黄牛250头左右,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4万多元,带动村民就近务工10余人。“感谢陈书记,帮助我们发展产业,让我们这些上了年纪外出挣不到钱的人在家乡也能挣到钱。”紫槽村周林秀老人笑着说。

除了发展产业,陈全还帮助解决村民吃水和农业灌溉问题,积极争取资金15万元,为本村2组新建堰塘1口;看到联村卫生室和综合文化中心陈旧的配套设施,他又积极争取资金,新增办公设备和休闲器材,改善村干部办公条件,为村民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休闲活动场所。

牢记使命谋发展,不忘初心得始终。为了不让村民在致富的道路上“掉链子”,陈全对村里的产业抓得更紧了,每天更多的时间是和其他帮扶干部、村两委一道,深入产业发展基地去检查,帮助村民增加收入。

人物访谈

把赤城镇建成最具竞争力的川中名镇

——访赤城镇党委书记柏刘亚

赤城镇是蓬溪的县域中心,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赤城镇取得哪些成效?未来又将如何助力乡村振兴?近日,记者采访了赤城镇党委书记柏刘亚。

记者:柏书记,请你简要谈谈赤城镇近几年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

柏刘亚: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赤城镇统筹力量、尽锐出战,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概决战脱贫攻坚,实现全镇1750户贫困户3866人全部脱贫,7个省定贫困村全部退出。全镇基础设施更加牢固、脱贫产业更加兴旺、乡村环境更加亮丽、乡风民风更加文明,脱贫攻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记者:赤城镇作为蓬溪县城的副中心,未来的发展规划如何?又将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柏刘亚: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基础上,赤城镇党委政府坚持系统观念,确定了“一二六”发展思路,推动赤城镇实现新跨越。

赤城镇是蓬溪的县域副中心,发展基础较好。“我们将通过抓好党建引领、旧城改造、基础提升、产业支撑、民生固本、环境助力六大重点任务,把赤城镇建成‘生态美、产业美、生活美、人文美’的最具竞争力的川中名镇。”柏刘亚还告诉记者,“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遂潼一体化发展机遇,坚持‘做精城镇、做美农村’两条路径,科学规划,完善城区区域功能,形成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的发展态势,建设公园城镇。”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赤城镇党委政府将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培育发展精品产业,建设一批高品质产业园,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开拓创新、奋发图强,把目标变成行动,把蓝图变成现实,为加快建设“三县一城”贡献赤城力量。

记者手记

开展就业扶贫产业扶贫 让村民有活干有钱挣

前往蓬溪县赤城镇紫槽村的道路蜿蜒曲折,本以为交通不便会制约该村发展,但没想到此行却收获颇丰。从紫槽村的脱贫历程来看,家门口就业、家门口致富,大家懂技术、有活干、有钱挣,是村民们生产劲头足起来、生活水平好起来的关键。

贫困户现身说法,村支两委悉心介绍,紫槽村针对不同致贫原因的贫困人口,进行精准帮扶,认真制定脱贫规划,开展就业扶贫,通过自主就业和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岗位以及村级工岗,有300人实现稳定就业;开展产业扶贫,进行产业奖补,让贫困户入股分红;丰富文化生活,定期开展活动……一系列防返贫措施强劲有力。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艰险越向前。脱贫攻坚到了决战决胜阶段,如何防返贫、如何高质量脱贫,有效的探索和成功的经验难能可贵,赤城镇紫槽村的实践为下一步的“迈出”提供可供思索的方向。

(全媒体记者 陈曦 刘春燕 李佳雯)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