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在蓬溪的伙伴们你们知道蓬溪县是怎么来的吗?下面随东哥来一起了解我们的蓬溪! 古县蓬溪,因境内有蓬莱山和芝溪水而得名那么,蓬莱山位于蓬溪县内何处呢?元代学者卫琪(1259—?)于至大三年(1310)在东蜀蓬溪县蓬莱山完成了《文昌大洞仙经注...
生活在蓬溪的伙伴们
你们知道蓬溪县是怎么来的吗?
下面随东哥来一起了解我们的蓬溪!
古县蓬溪,因境内有蓬莱山和芝溪水而得名
那么,蓬莱山位于蓬溪县内何处呢?
元代学者卫琪(1259—?)于至大三年(1310)在东蜀蓬溪县蓬莱山完成了《文昌大洞仙经注》一书的写作,并于该年九月将书敬献给朝廷。该书得到了元朝武宗海山皇帝的首肯,受到了元朝大臣张仲寿与道教领袖张与材的认可 ,其书遂在全国各地广泛传播,成为四川、云南等省洞经会的主经,为洞经音乐的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卫琪撰写《大洞仙经注》之地——东蜀蓬莱山,亦因之闻名天下,成了洞经音乐演唱者、爱好者和研究者心目中的仙山。
因时代更替,景物变迁,蓬莱山址具体在何处,众说纷纭,今已无人能够确指了。
为了“找回”洞经音乐者心中的“仙山”,笔者和王登杰、张科、岳朝培、邹中良、蒲海、杨桂林、吴龙飞等人,于2007年11月17日依据有关史料的记载,到蓬溪县城东一带实地考察,搜集有关材料。
12月18日,蓬溪县洞经音乐研究会组织召开了蓬莱山方位认定学术研讨会。参加人员有县上老领导欧阳通,县政协文史委主任胡传淮,县志办主任李文国,县文管所所长任彬,县文化馆馆长陈春,县文管所原所长李全民、馆员刘新尧,县志办原主任冯光荣,县蓬山诗词学会原顾问赖显荣,县洞经音乐研究会会长廖凯荣,副会长杨森云、岳朝培、杨桂林、岳全谱、李模,理事张科、王登杰、邹中良、蒲海、吴龙飞、康应根、薛正顺、杨柳岸等20余人。通过交流发言,达成共识,大家认定:蓬溪县城东与石鱼山相连的西侧一山峰,即原交通局后山,为蓬莱山。
一、有史志为证
清代《大清一统志》载:“蓬莱山,在蓬溪县东半里。”清嘉庆本《四川通志》载:“蓬莱山,在县东半里,即蓬溪发源处。”清康熙本《蓬溪县志》载:“蓬莱山,治东半里,即蓬溪水源处。”“石鱼山,治东里许。”清道光本《蓬溪县志》载:“蓬莱山,县东半里,蓬溪发源于此。”
原交通局后山,即石鱼山西侧山峰,距清代蓬溪县城东门约半里。其山西边,即为蓬溪酒厂所在地,古代有条小溪在此沿山下注入蓬溪河,惜小溪今已干涸。不过,小溪发源的遗迹尚存。由此可知:原交通局后山,距城东半里,为蓬溪水源处,系蓬莱山无疑。
二、有碑记为证
明代崇祯元年(1628)三月,蓬溪知县杨学孔(云南举人),在蓬溪县城东石鱼山建成石鱼书院,请蓬溪籍名人杨作楫(进士、官至河南巡抚)为书院作记。杨作楫在《修建石鱼书院记》中云:“蓬在梓东,境内多名山。……如蓬莱山中阳子曾注解《大洞仙经》。……明正德间(1506—1521)岩崩,现北郭神主像,邑人士因修建祠宇,凿石得石鱼,鳞甲俨然,是名石鱼山。”
清代道光年间,蓬溪知县吴章祈(浙江钱塘举人)《新建龙神庙碑记》云:“下邑城倚蓬莱旁,方山出泉石鱼翔。”
古代碑记中,石鱼、蓬莱二山,往往相连出现。石鱼山在城东里许,明代建有石鱼书院、清代建有龙神庙(又叫龙王庙)。蓬莱山在城东半里,可见石鱼山、蓬莱山相距不远。由此可确证:石鱼山西侧一山峰,即原交通局后山,乃蓬莱山。
三、有古诗为证
清代蓬溪诗人江维藩《梓潼宫桂府》云:“崔嵬桂府傍蓬莱,尽是刘郎手自栽。怪得香风携满袖,石鱼山上看花回。”清代另一蓬溪诗人何中权《咏石鱼山》云:“君不见,蓬莱之东有一山,山巅耸翠插云间。中有巉岩起危石,玲珑滴久水潺潺。……”
梓潼宫,位于石鱼山西侧。清道光十一年(1831)蓬溪知县刘有仪,从新都移丹桂266株,植于梓潼宫附近,题曰“桂府”。又于桂府之右,磨崖书“蓬莱香界”四字。
从江维藩诗句“崔嵬桂府傍蓬莱”,可知蓬莱山为桂府的依傍,是桂府之后山。从何中权诗句“蓬莱之东有一山”,可知石鱼山在蓬莱山之东侧;蓬莱山在石鱼山之西侧。经实地观察,梓潼宫桂府之后山为石鱼山西侧一山峰,也就是原交通局后山,即为蓬莱山。
四、有舆图为证
查看清代乾隆本《蓬溪县志·舆图》,可见蓬莱山位于蓬溪县城东边,山势雄峻,其名在《舆图》上标在石鱼山之西侧一山峰上。实地观测,原交通局后山,在石鱼山之西侧,高数百丈,异常险峻,若刀削斧劈,且树木葱茏,灵气飞动。此为蓬莱山,名实相符也。
五、有遗物为证
蓬溪县文物鉴定收藏家吴龙飞先生,曾多次前往原交通局后山考古,在其山发现了许多古代瓷片、古代瓦片、古代砖头、古墓葬和古建残垣基石,说明此山是一处古文化遗址,曾有人类在此长期居住。当地农民也说听前人讲此山名叫蓬莱山。
综上所述:从文献资料、出土文物和口碑资料均可证实:原交通局后山,即石鱼山西侧山峰,为东蜀蓬溪县蓬莱山,是元代卫琪注解《文昌大洞仙经》的地方。恳请蓬溪县人民政府将其核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加以妥善保护。
东哥在此也希望咱蓬溪的伙伴
爱护我大蓬溪的文物
护卫我们美好的大蓬溪!
文:胡传淮
编辑:东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