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0 21:20:50 | 浏览:2267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遂宁观察 邹霞 川观新闻记者 王若晔
近日,唐家渡电航工程库区防洪堤(芝溪谷段),工人正抓紧浇筑防渗墙混凝土面板。
作为涪江干流梯级开发规划的水电站之一,唐家渡电航工程项目建成后,将为遂宁营造出长达25公里的水岸线和30平方公里的宽广湖面。对正着力打造“西部水都”的遂宁来说,这无疑是锦上添花。
立足水资源,做好“水文章”。遂宁提出坚持“生态水都、文态水都、业态水都、形态水都”四态合一,务实建设“西部水都”:到2025年,遂宁市主城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占比55%以上;加快全市河、湖生态化治理,初步形成“一核、两廊、三轴、四区、四带”的“西部水都”发展格局。
目前,遂宁已全面启动扩水、引水、净水、美水、活水五大工程建设,计划到2023年实现水系生态岸线比例达90%以上。
近日航拍的遂宁涪江河心洲圣莲岛。 廖锦辉 摄
因水而美
“五长”共治 美丽河湖颜值持续提升
6月16日下午3点,遂宁市船山区唐家乡东山村村民刘秀琼沿着渡口河堤走了一个来回。她背上的背篓里装着沿途捡拾的垃圾。
刘秀琼不仅是东山村渡口河堤的保洁员,也是该段河堤的“民间河长”。
唐家乡党委书记何长劲告诉记者,唐家乡聘请了10名“民间河长”,对河堤进行环境管护和安全巡查。几天前,刘秀琼就在巡查时发现一起危害河道安全的行为,及时上报给乡级河长后,得到有效处置。
“民间河长”是遂宁治水的“五长”之一。据遂宁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强水生态治理、维护河湖生命健康,遂宁建立起“行政河长+技术河长+河道警长+检察长+民间河长”的“五长”共治新模式。
“纵向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包保责任体系,护水领域从江河湖库拓展至堰塘沟渠。”该负责人说,目前遂宁仅“民间河长”就有100余名,向行政河长反馈问题600余个,形成全民参与治水的良好氛围。“各级河长累计巡河10.5万余次、整改问题1.28万余件,实现河流水质全域达标率100%。”
压实责任,遂宁还探索建立了河长制履职尽责“蓝、黄、橙、红”四色问效工作机制,推进水生态治理,实施水资源保护,持续提升美丽河湖颜值。
因水而兴
水为载体 水环境资源有效转化
在遂宁“西部水都”建设思路中,不仅要塑造“城中有水、水中有城”的景观,还要推动这得天独厚的水环境资源有效转化,形成“湖中有岛、岛上有景、景里有业”的产业格局。
今年初,《遂宁市建设“西部水都”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促进水产业加快集聚是其中重要内容。
根据《方案》,遂宁将以丰富的水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水上运动、全力打造水上娱乐、全面丰富水上业态,尤其是利用良好水环境带动以观音湖为核心的市域经济及旅游产业发展,构建“西部水都”品牌体系。
6月17日开幕的遂宁市第八届观音湖荷花节便是落实该《方案》的举措之一。活动计划持续开展2个月,期间不仅有520圣莲跑、啤酒龙虾音乐节,还有七夕相亲大会、剧本杀、荷花随手拍大赛、帐蓬房车节等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文旅活动。
在丰富市民及游客文化生活的同时,荷花节也成为营销和展示遂宁市观音湖旅游度假区的利好平台。以穿城而过的涪江东岸为骨架,遂宁市观音湖旅游度假区正打造集绿色、生态、文化、经济、品牌为一体的滨水观光中心。
“遂宁还将结合推动涪江复航契机,整合沿线古镇、古村、古码头、古驿站等遗址遗迹,建设一批慢旅游、沉浸式的文化体验点,配套沿线水陆游览交通建设。”遂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西部水都”建设今年拟实施19个项目,已开工建设14个项目,全力打造八方游客向往的观水、亲水、戏水目的地。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近年来,乐至县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机遇,以陈毅故里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核心,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为统揽,以构建文旅产业体系为主线,加快建设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巴蜀美丽乡村旅游目的地,持续唱响“陈毅故里·绿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遂宁观察 邹霞 川观新闻记者 王若晔近日,唐家渡电航工程库区防洪堤(芝溪谷段),工人正抓紧浇筑防渗墙混凝土面板。作为涪江干流梯级开发规划的水电站之一,唐家渡电航工程项目建成后,将为遂宁营造出长达25公里的水岸线和
九寨沟:九寨归来不看水位于四川阿坝的九寨沟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这里有艳丽典雅的群湖,奔泻湍急的溪流,飞珠溅玉的瀑群,古穆幽深的林莽,连绵起伏的雪峰,走在其中,仿佛走进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稻城亚丁:水蓝色的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未曾去过的人,会
自周慎靓王时期(公元前316年),建城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原名,巴郡城,也曾以“楚州”、“渝州”、“恭州”等为名。公元1189年,宋孝宗封赵惇(dūn)于恭州,为恭王;
南宁今年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升一批示范项目品质,如推动百里秀美邕江等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昨日,2022年南宁市大健康和文旅产业工程指挥部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南宁力争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1.2亿人次,旅游总消费130。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中国的天空之镜、中国的马尔代夫、中国的一号公路、东方瑞士……“青海是全国网红景点最多的地方,去过5个以上,才算真正到过青海!”大地之眼、火星营地、魔鬼城、茫崖秘境……“青海绝美的网红景点,来这里‘凹’造型就对了!”拥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的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重大要求,近两年,海北州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结合《青海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先后制定印发《海北州“十四五”文体旅游广电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指示精神,近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着眼正确处理发展生态旅游和保
标准化工作是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为助推我省“四地”建设,省文化和旅游厅及时转变工作作风,紧紧围绕质量提升、标准先行的理念,积极作为、担当尽责,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努力提升文旅服务质量,奋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健全标准工作
2021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26日在北海召开,研究部署了加快推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和广西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工作。新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刘宁、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蓝天立出席会议。广西区位优势独特,生态环境优良,人文资源丰富,沿海、
红网时刻新闻8月26日讯(记者 何超 龙真)今天上午,湖南省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五张名片”推介会活动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助力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唱响湖南“五张名片”。“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唱响湖南‘五张名片’”推进工作正式启动。
红网时刻新闻8月14日讯(记者 何超 胡邦建 莫楚宁 朱丽萍)在今天上午举行的“湖南文旅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韶山市委书记曹伟宏答记者问,介绍韶山十年来发挥经典红色名片效应、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上所做出的亮点和特色。
近年来,海东市正确处理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以生态塑造旅游品质,以旅游彰显生态价值,强化生态文化赋能,丰富河湟文化内涵,促进文旅多点融合,扩大旅游经济总量,打造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布局合理、产品体系丰富、服务水平优质、管理运营科学
去年6月7日至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时指出要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产业“四地”,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青海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擘画了新的宏伟蓝图。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胡和平部长亲临青海,对打造。
新华网陈延特摄1月13日,由新华网主办的“第六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在京举办。丽江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唐佳琼接受新华网专访。丽江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唐佳琼接受新华网专访。问:丽江自古以来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