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18:10:29 | 浏览:5159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3
遂宁观察 邹霞 川观新闻记者 王若晔 图片、视频 高菀君
春分时节,乍暖还寒。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遂宁市安居区常理镇海龙村村支部书记熊建早早就到了村里沼气博览园建设现场。他心里一直念着一件大事:今年6月海龙村中国沼气博览园要开门迎客。
海龙村,曾经是一个“沼气建设大村”。上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缺柴烧的问题,海龙村大力发展石沼气池,发起了农村地区的“能源革命”。随着电力、天然气等能源的普遍运用,以及农村人口大量外出,海龙村的沼气池也逐渐被弃用。
农村环境治理、乡村振兴为沼气再利用创造了机遇。如今,海龙村依托中国沼气博览园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农旅产业,促进乡村文化振兴,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沼”气蓬勃:大办沼气让遂宁蜚声省内外
站在海龙村的观景平台上,抬头望去,满眼翠绿。雷竹发出了新芽,桃树上绿叶迎风起舞。观景台正前方“中国沼气能源革命第一村·海龙村”几个大字似乎在诉说着一段奋斗史。
“这两年来找我的人很多,都想听一听我们大办沼气的故事。”海龙村村民卢世成已经77岁,他是海龙村最早参与修筑沼气池的匠人之一。
上世纪60、70年代,海龙村一带因为自然条件差,人多地少,缺柴少碳,煮饭、照明成为生活难题。“当时村周围的山头都是光秃秃的,老百姓把收割后的小麦根挖出来晒干当柴烧。”卢世成说。
海龙村沼气池
海龙村沼气池
现实困难催促着大家要做出改变。据《遂宁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志》记载,1970年8月,遂宁市横山区(现属安居区)派一批干部到制取沼气成功的德阳市中江县参观学习沼气建池技术。回到遂宁后,在全区抽选18名石工,在凯歌公社二大队(现名海龙村)、三大队试建成功了一口容积为4m³的长方形条石结构沼气池。第一口沼气池建设成功后,附近社员先后建池22口。
“第一代条石结构的沼气池,封闭性不好。”卢世成说,一空下来大家就围在一起讨论技术:把沼气池的形状改为圆形、用混凝土抹缝、土办法制作压力表……到后面,海龙村建设沼气池的技术成熟,相继出现第二代、第三代沼气池。在1973年,海龙村基本实现全村沼气化。
1974年1月18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刊登的《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物能源代替柴草和煤炭,四川省许多社队采用土法制取和利用沼气》一文记载:到1974年,中江、绵阳、绵竹、遂宁、渠县等五县社社都有沼气池。
海龙村沼气博览园入口
遂宁县横山区成为20世纪70年代沼气发展的先进典型,来自全国的参观考察团络绎不绝。据《遂宁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志》记载,1974年至1975年,陕西、河南、宁夏、湖南等10几个省、市派代表团先后来遂宁考察沼气建设。也是从1974年起,卢世成等多名海龙村的沼气建池工人有了新任务:到需要的地方帮助当地群众建沼气池。
“不过,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电力、天然气等能源越发普及,沼气产量不稳等短板凸显。”熊建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村民大量外出务工,家畜养殖锐减,能源需求降低,沼气原料短缺,沼气在海龙村一带逐渐被舍弃。
还看今“沼”:延伸沼气产业链,助推乡村振兴
30多年后,废弃的沼气池焕发新机。
2018年,海龙村摸排出村内现存可见203口废弃沼气池,其中25口较为集中。随后,当地还原老旧沼气池面貌,规划打造中国沼气博览园,建设沼气陈列馆、农村能源历史博物馆等特色园馆。
“中国沼气博览园是收藏、保护、研究沼气文化资源,展现农村能源探索历史的重要载体,有利于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增强农民文化自信。”遂宁市安居区委相关负责人说,安居区将着力把“沼气博物馆”建设为见证历史、传承精神、促进发展的科技综合示范体、农村能源科普基地、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生态文明实践基地。
沿着沼气博览园内的小径前行,已经被修复保护起来的老旧沼气池被标注上了“个人信息”,户主姓名、建设时间、容积、建池材料等一目了然。旁边,花木掩映处,修复和新建的传统民居错落有致。几十米开外,是一个新建的沼气池,专门为园内的民宿而建,用于照明和煮饭。
正在建设中的海龙村观景台
海龙村正在打造的沼气博览园
重新用好沼气,海龙村把发展沼气列入乡村振兴的一揽子计划,利用生猪养殖场建设规模化的沼气使用基地,以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实现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重点是推进‘三沼’运用与笋用竹、稻鱼稻虾、脆桃等产业发展相结合,上联养殖、下联种植,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熊建说。
记者在海龙村脆桃种植基地内看到,从生猪养殖场铺设过来的沼液输送管道已经接通到桃园内,管道分设了三、四个接口,方便接入水管,多人可开展浇灌工作。熊建说,目前铺设了4.2公里管道,能覆盖600多亩的桃林。
在脆桃树林外,千亩笋材两用竹,绿意遍野。“沼气和笋用竹是我们的两大特色,我们将用好这一资源,做好沼气循环利用,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样板。”熊建说。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四川在线消息(曾晓梅 记者 袁敏)11月14日,遂宁市安居区县级领导见面会召开,宣布遂宁市委对安居区县级领导干部调整补充的决定。会议宣布遂宁市委决定:田斌同志任安居区委委员、常委;李鸿桀同志任安居区委委员、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免去刘光辉同
5月17日,“中国沼气能源革命第一村”——遂宁市安居区常理镇海龙村“海龙凯歌”农旅园区,被命名为全省“党外知识分子乡村振兴共建示范基地”。继取得“四川省对台交流基地”金字招牌后,农旅园区再获殊荣。30公里外,作为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
唐春燕 蒋越 人力资源报记者 陈胜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树立“大人才”观念,以《安居人才九条》等22项人才新政为引擎,遂宁市安居区人才资源总量逾6.8万人。仅2021年至今,安居区便引进硕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193名,同比增长54.7%
安居区,隶属于四川省遂宁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遂宁市西南方,总面积1258.2平方公里,近几年安居区的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到这里就业、安居,教育资源的配套就至关重要了。遂宁市安居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26所,其中公办学校78
为激发全区干部的干事创业积极性,杜绝“躺平”“摆烂”等不良作风,聚焦“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作风建设,大兴“对标赶超、创新实干、奋勇争先”之风,以“拼”的勇气、“抢”的劲头、“争”的意识,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争第一、创唯一”,加快
优秀青年立志从军,热血男儿精诚报国。9月15日,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组织全区预定新兵参观抗美援朝“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旧居,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筑牢“保家卫国”思想根基,为强军兴军贡献力量。松涛阵阵,岁月悠悠。伴随着阵阵响亮的口号,伍
四川省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遂宁市常住人口总量为281419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12641人,城镇化率为57.30%,低于全国6.59个百分点(全国为城镇化率63.89%)。同时,遂宁市各区县的城镇化也极为不平衡。其中,船山区最高,为
一、各乡镇人口与土地遂宁 安居区 1 三家镇 92972 人遂宁 安居区 2 西眉镇 79764 人遂宁 安居区 3 拦江镇 66420 人遂宁 安居区 4 横山镇 66358 人遂宁 船山区 1 新桥镇 59401 人遂宁 安居区 5 白
四川省遂宁市有两个区,即船山区和安居区。船山区是遂宁的市中心,而安居区偏离市中心,于2003年新设区。(2003年的安居区)(2019的安居区)而在设区之前,安居只是当时市中区的一个小镇,被划为市辖区,安居可谓十分幸运了。其实安居在古代就有
2021年11月7日,遂宁市安居区接到成都市都江堰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马某某的密切接触者协查函,经核实,有1人居住在遂宁市安居区,目前已对该名人员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现将该名人员活动轨迹公布如下:密接在遂活动轨迹:居住地址:遂宁市安居区国
近年来,安居区统一战线以广泛凝心聚力为根本,以服务中心大局为己任,着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各领域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成效,画出了团结奋进、齐心向党的最大同心圆,为全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王若晔7月18日下午,遂宁市安居区召开县级领导干部见面会,传达遂宁市委决定:黄杰同志任中共遂宁市安居区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
来源:【人民网】信息员夏先友了解村民袁大爷高龄补贴的发放情况。欧欢摄“先友,我的高龄补贴一直都在领,可是为啥最近几个月没发给我,钱去哪儿了?”“袁叔,不要急,我们马上帮您了解!”日前,在村民袁大爷家中走访时,遂宁市安居区西眉镇金乐村监委会主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自动旋转的喷灌装置正在为大豆浇水。 刘作鹏 摄叶杨顺 遂宁观察 邹霞 川观新闻记者 王若晔8月25日一早,川观新闻记者在遂宁市安居区石洞镇双祠堂村大豆田里见到种植大户奉光荣,他已忙了大半个通宵灌溉大豆。田地里,远
“五一”国际劳动节当天,天气晴好、适宜出行,安居区“海龙凯歌”成为遂宁旅游“一枝独秀”。遂宁市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被誉为“中国沼气能源革命第一村”的安居区常理镇海龙村“海龙凯歌”农旅园区,4月29日市委、市政府为这个项目举办盛大开园仪式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