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家镇春木村柠檬产业王超 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遂宁市安居区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总人口81万,其中贫困村82个,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8079人。贫困村分布在全区12个乡镇的边远落后、旱片死角和水库淹没三大贫困区域,是遂宁全市脱贫攻坚任务最...
三家镇春木村柠檬产业
王超 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
遂宁市安居区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总人口81万,其中贫困村82个,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8079人。贫困村分布在全区12个乡镇的边远落后、旱片死角和水库淹没三大贫困区域,是遂宁全市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区县。
在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名责任领导、1个帮扶单位、1名“第一书记”、1个驻村工作队、1名驻村农技员和1个帮扶企业、1名金融村官的“5+2”帮扶力量基础上,按照“一贫困村一法治村官”的格局,配备了82名贫困村“法治村官”,着力构建起“5+3”帮扶大格局,截止2020年底,全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安居三家镇规模化黄花产业种植
“摘帽”不摘责任,目前安居区围绕打造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重要极核目标定位,做实镇村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好现代农业强市排头兵。
精锐出征 尽锐出战
圆满交出群众满意“脱贫答卷”
2014年,按国家统一标准,安居区共识别贫困村82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8079人。贫困人口“插花”分布在全区23个乡镇(街道)、484个行政村(社区),贫困村集中分布在边远落后、旱片死角和水库淹没三大贫困区域。
常理镇金丝皇菊喜获丰收
全面落实82个贫困村“五个一”帮扶力量,110个20户以上非贫困村“三个一”帮扶力量,选派5622名干部到村开展联系帮扶,分层分级分项目开展扶贫干部培训1.23万人次,全面提高干部帮扶能力,实现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双覆盖,有脱贫攻坚任务的非贫困村实现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始终紧盯“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硬指标不动摇,算细账、抓重点,推动脱贫政策精准到村到户到人,确保脱贫质量更高、成色更足。
截止2020年底,全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贫困发生率从7.8%下降为0,57143名贫困人口达到“一超六有”脱贫标准,82个贫困村达到“一低五有”退出标准,贫困群众年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582.05元增长到9645.03元,增长3.7倍,高于全市39.3个百分点,年均增长54.7%。人民生活水平、民风民俗、村容村貌等大幅提高,群众对整个脱贫攻坚以及帮扶干部的满意度达到100%,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均取得较好成绩,位居全市前列。
真抓实干 创新巧干
“两项改革”让“终点”变“起点”
“十四五”时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期,也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期。
为了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篇大文章,安居区围绕打造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重要极核目标定位,做实镇村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好现代农业强市排头兵。
聚焦资源整合,将“两项改革”作为全区党政“一把手”工程,坚持顺向调整,推动地理版图、产业布局、机构编制、队伍结构“四个优化”。
聚焦产业支撑,抢抓建设成渝现代特色高效农业带机遇,坚持把“好的做多、多的做好”,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安居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2020年实现粮食总产40.02万吨,增长0.8%,增速排位全市第一,获全省粮食生产“丰收杯”奖;全年出栏生猪81.7万头,出栏量全市第一。推动农业产业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建成五大特色农业基地80万亩,“安居沙田柚”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
安居拦江镇广福村新村建设
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围绕建设“中国沼气能源革命第一村”,加快推进常理镇海龙村乡村振兴试点,中国沼气博览园等10个项目全面竣工。聚焦社会治理,创新破难夯实底部基础。不断拓展改革外延,丰富改革内涵,激活了乡村治理的“一池春水”,安居被评为全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
下一步,安居区将对标落实省市两项改革“后半篇”“四大任务”,认真学习借鉴好做法、好经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创新巧干,坚决写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切实把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和治理实效,全力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为遂宁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贡献更多安居力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